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媒介融合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整合

来源:决策与信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14: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媒介是信息发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其发展与更新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介,因覆盖范围广泛、受众群体庞大,一度占据信息传播

媒介是信息发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其发展与更新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介,因覆盖范围广泛、受众群体庞大,一度占据信息传播渠道中的主导地位。而今,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不断涌现,使得媒介融合成为可能,也成为一种必然。这种融合不仅仅是针对感官和行为体验的技术整合,也是媒介传播内容、信息获取方式以及传媒产业的多方面融合。“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的变化与发展不仅作用于传播终端,也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来源与呈现方式。

一、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

近年来,形式多样的媒介不断发展衍生,在传播内容、渠道、功能等层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一是从媒介信息传播形式来看,大多采用了文字、图像、影像、动画、声光电等激发视听多重感受的复合手段;二是从媒介传播渠道来看,综合了传统媒介、网络媒介以及基于互联网络技术的其他新兴媒介;三是从接收终端上来看,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三网融合,最终实现受众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无论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均可获取所需信息。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融合,是当下数字技术变革的大势所趋。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媒介表现出了一体化与精准化两种不同的特征:一方面,随着技术在不同媒介中的普遍应用,媒介间的界定趋于模糊,通过媒介融合的协同优势,逐步实现了媒介一体化的综合运用,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大为提高;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大众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应当各司其职,针对不同目标受众群体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加强信息传递的精度与深度。一体化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规模化信息生产,让受众能够接触到海量信息资源,改变了互联网络技术尚未普及时,相对单一、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精准化信息传播则有能力从海量信息资源中,筛选目标受众群体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受众从原本的被动接受信息转换为主动参与其中,进而实现互动交流。无论何种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视觉设计的引导,以提升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多维拓展

(一)传统视觉传达设计的数字化衍生

新媒介兴起前,印刷媒介在众多媒介中占据主导地位,视觉传达设计常常以海报、宣传单、书籍设计、报纸与杂志广告、户外广告等印刷品形式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变化,传统印刷品也实现了数字化传播,在新媒介平台得到延展。比如借助网页、电子邮件、社交软件等网络平台传播的各类海报与广告,基本延续了印刷海报与报纸、杂志广告的形式,适当添加音效、动态或者互动链接等运用新媒介传播优势的设计元素;阅读器上电子书的设计,虽然无法重现传统书籍的质感,却仍致力于让使用者获得较为顺畅的阅读感受;户外广告中的大型电子屏幕也屡见不鲜,由于色彩还原度较高,能够高频滚动播放,综合了视听效果的动态广告更具感染力等因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即便没有完全脱离以往基本的设计形态,依托于新媒介传播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创意出发点、元素编排以及表现形式上仍然做出了相应调整。受到数字时代受众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时间碎片化、需求精细化等特征的影响,设计作品的主题更为明确,通常使用较为通俗化、相对直白的语言表达主题内容,以期受众在浏览时迅速理解并引发后继关注;版面设计时层次更为分明,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表现形式更为风格化,无论是充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作品,还是具有强烈个人特征的艺术绘画手法,都让作品拥有独特的个性化面貌;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信息传播优势,传统以二维平面为依托的作品中,也会加入动态、互动的设计元素,或辅以听觉刺激,以便在众多信息内容中脱颖而出。

(二)新媒介中视觉信息的渗透

新媒介以计算机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之所以称之为“新”媒介,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其产生建立在新科技之上,区别于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媒介,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创新性质的媒介形态。当然这里的新与旧是一个历时性概念,随着技术的推进,新媒介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新媒介信息传递方式多样,有些直接借助多种视觉形式进行信息发布,有些则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渗透性。除了前文提及的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介平台的衍生之外,一些专属于新媒介平台的载体,如搜索引擎、互动游戏、品牌网站、APP应用等也是视觉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

文章来源:《决策与信息》 网址: http://www.jcyxxzz.cn/qikandaodu/2021/0727/1203.html



上一篇:基于农业银行渐进覆盖选址优化模型的研究以长
下一篇:信息设计在网格中的视觉色彩审美与情感传达

决策与信息投稿 | 决策与信息编辑部| 决策与信息版面费 | 决策与信息论文发表 | 决策与信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决策与信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