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教育部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项目

来源:决策与信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2 11:3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2008年中国教育部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和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合并设立的奖项,分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高等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2008年中国教育部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和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合并设立的奖项,分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主要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专利技术实施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为了表彰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年一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每三年评选一次,截至2015年2月,已评选七届。

关于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通用项目/候选人形式审查结果的公示

2018年度教育部奖推荐工作已结束,共收到有关高校和专家推荐/提名的通用项目/候选人126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42项,技术发明奖149项(含专利类10项),科技进步奖589项(含推广类32项、科普类10项);直报国家自然科学奖21项、直报国家技术发明奖14项、直报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青年科学奖候选人38人。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教技厅〔2018〕2号),现将形式审查合格的自然科学奖401项、技术发明奖117项(其中,专利类项目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479项(其中,推广类项目21项、科普类项目6项)、直报国家自然科学奖21项、直报国家技术发明奖14项、直报国家进步奖13项以及青年科学奖候选人37人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天(2018年8月31日-9月14日)。

公示期内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应以书面方式同时向教育部科技司和科技发展中心提出,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我们承诺按有关规定对异议人身份予以保护。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1.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直报自然科学奖形式审查合格项目目录

自然奖、自然奖-直报类

1玻尔兹曼方程双曲正则化矩方法

2新型微纳光子器件原理及应用研究

3原子分子超快动力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4简单碳氢化合物的氮合反应

5细胞分裂与相关亚细胞器动态建成的分子机制

6钙通道参与睡眠-觉醒调控机制

7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8耳鸣的分子机制

9子宫内膜癌分子特征及发病分子机制研究

10 稀土金属提纯和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磁性纳米材料的化学设计、控制合成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12 全降解医用镁合金的材料设计与降解调控

13 纤维形态光伏及能量储存器件

14 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新粒子生成与增长及其致霾机制

15 发现宇宙早期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

16 高效有机蓝光材料及其介观结构发光器件研究

17 手性液晶材料的多层次结构与光学性能调控

18 基于位错机制的微纳尺度晶体塑性理论、数值方法和应用

19 柔性器件中功能薄膜/异质界面的力学行为与调控

20 Pinkall-Sterling猜想和超曲面几何的研究

21 可压不可压流动统一计算格式研究

22 地震波传播理论、方法及反演成像研究

23 植物脱落酸激素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4 表位疫苗的理论创建和应用实践

25 多相微分散体系尺寸与结构调控机制及其性能

26 移动终端MIMO天线多模式协同理论与小型化方法

27 无线协作通信传输一体化理论与关键技术

28 动态系统运行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29 基因表达的信息学分析方法

30 微流体复杂界面上的润滑机理和减阻效应

31 高气压脉冲气体放电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研究

32 超级爆震

33 纳米材料热物性测量原理、导热规律与性能调控

34 室内环境化学及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基础问题研究

35 钢管被动约束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36 混凝土性能的水作用机理与控制方法

37 土体加固及加筋中的土-结构物相互作用理论及机理

38 污水化学能定向转化机制与原位利用新方法

39 软材料与生物软组织的表面失稳力学研究

40 干旱地区砾石覆盖地表水土保持机理

41 中国濒危雉类保护生态学研究

42 土壤侵蚀模型

43 基于对抗同贮方法用于中药材仓储病虫害生态防治研究

文章来源:《决策与信息》 网址: http://www.jcyxxzz.cn/zonghexinwen/2020/1112/600.html



上一篇: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下一篇: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引入CRM客户管理系统

决策与信息投稿 | 决策与信息编辑部| 决策与信息版面费 | 决策与信息论文发表 | 决策与信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决策与信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